龍門石窟佛像雕塑全山造像11萬余尊,唐代造像占龍門石窟造像的60%,北魏造像占30%,其它朝代僅占10%。其中北魏和唐代大規模營建有150多年,因為龍門石窟是歷代皇室、貴族發愿造像最集中的地方,是皇室意志和行為的體現,是當時的人們對生活追求的縮影。龍門石窟把歷史定格在崖壁上,使后人有幸親眼目睹祖先們絢麗多彩的服裝,洞察祖先們的服飾風格,了解祖先們服飾的內涵,從龍門石窟雕塑了解北魏和唐代造像的服飾特點。
唐代服飾在龍門石窟雕塑佛像上的表現形式
唐代是中國封建王朝最繁盛的朝代,疆域幅員遼闊,物產豐富,人杰地靈,和西北突厥、回紇、西南吐蕃、南詔、東北渤海諸少數民族,都有密切交往。長安當時是最發達的國際性城市,由長安經新疆西通印度、波斯、地中海,商旅絡繹不斷;海路以廣州為?,經南洋西通印度洋,直到非洲東岸和地中海南岸諸國;東方和朝鮮、日本交往更加頻繁,當時長安和廣州等城市住有大量外國人。唐代國家強大,人民充滿著民族自信心,對外來文化采取開放政策。由于強大的民族自信心和凝聚力的作用,使外來異質文化一經被大唐文化所吸收,便自然成為大唐文化的補充和滋養,這是唐代服飾雍容大度,百美競呈的緣由。
唐代女性服飾由唐初流行緊身窄小的服裝款式,裙子的形式流行高腰裙,裙子束在胸上,這種服飾既能展示人體的曲線美,又能展現富貴瀟灑的優美風度。
蓮花洞外739龕有兩尊唐代供養人佛造像雕塑,鑿于公元646年,“張世祖及妻兒等奉為亡父母敬造尊像一”,這二位女供養人上身穿交領衫,下穿高腰裙,手持蓮花,神情專注,態度虔誠。由唐代女供養人聯想到過去朝鮮女性的高腰長裙,就是借鑒唐朝婦女服飾,因為唐朝和朝鮮交往甚密,龍門石窟就有朝鮮僧人在唐代雕刻的洞窟—新羅像龕。
北魏服飾在龍門石窟佛像雕塑的表現形式
通過北魏造像雕塑我們知道當時女性服飾追求飄逸、灑脫的個性與北魏人們以瘦為美的審美時尚息息相關,這種服飾恰恰迎合當時的審美。公元4世紀至6世紀,中國處于混亂的南北朝時期,戰爭和民族大遷徙使胡、漢雜居,促進了南北交流。來自北方游牧民族和西域國家的異質文化與漢族文化的相互碰撞與相互影響,將中國服飾文化帶入了一個發展的新時期。在南北朝,一些少數民族首領初建政權之后,鑒于他們的本族服裝穿著不足以炫耀其身份地位的顯貴,便改穿漢族統治者慣著的華貴服飾。尤其是帝王百官,更醉心于高冠博帶式的漢族章服制度,最有代表性的便是北魏孝文帝的改制。公元494年,他改革鮮卑族夾領小袖緊身服飾為漢人寬袍大袖服裝,衣服衫領敞開,袒露胸懷,這是北魏文人雅士的典型服飾。但是,無論是文人雅士還是皇室貴族,他們服飾的共同特點為:袍狀的衣服寬松肥大,袖子寬闊、肥長,使人顯得飄逸、灑脫。
龍門石窟賓陽中洞主佛像釋迦牟尼的服飾就是北魏服飾的生動再現。賓陽中洞開鑿于公元500-523年,是北魏宣武帝元恪為其父母孝文帝和文昭皇太后而建的功德窟。其主尊袈裟敞開衣領,衣服折皺寬大密集,袖子寬松肥大,顯得安詳、靜穆。
龍門石窟蓮花洞南壁龕內的佛傳故事——王位相讓,悉達多菩提樹下的圓臺上,左手指自己鼻子,面前跪者一位頭戴冕旒官的國王,他身后有四位手持兵杖、旌旗、羽葆的士兵,這位國王想把自己的王位讓給悉達多,可是他堅決不接受。浮雕中的國王和士兵都著交領式長袍,腰間束帶,衣褶層層聚攏,很齊整,袖子也很寬,袖寬幾乎垂于地面,有一種飄若仙人的神圣感,這種北魏的服飾把帝王風流倜儻的個性襯托得入木三分。
北魏時期的婦女一般上身穿衫、襦,下身穿裙子,款式大多是上衣簡單,下身繁瑣,腰身部分緊身合體,而袖筒特別肥大。裙多折,裙長曳地,下擺寬松,從而達到俊俏瀟灑的美學效果。北魏女子一般把長發高高盤起,梳雙丫髻,更顯瘦削、飄逸。
龍門石窟石窟寺“皇后禮佛圖中”的女性服飾,就是北魏女性服裝的真實寫照。V字形交領長裙,腰間束帶,衣服上身合體,襯托腰身,下身長裙拖地,裙子下擺褶皺密集,袖筒寬松肥大,更顯女性柔美、高挑、清瘦。
古陽洞中還有一幅禮佛圖,前面有一位尼姑帶路,后面跟了一群貴婦和侍女,他們也穿交領長裙,領口稍小,只是雙肩更下斜、瘦削,衣紋更細小、稠密,越發使人物顯得清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