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章的材質有很多,從銅制印章、發展到玉質印章、壽山石印章、木質印章以及今天的塑料印章,有很多材質的。但是不是所有的印章都是收藏價值,我們要知道哪些材質的印章值得收藏,今天介紹一些常見的印章材質,幫助大家分析印章的收藏技巧。
1.巴林黃石石印章
巴林黃石石印章呈單一的黃色,純凈無雜色,各色度均有,不透明或微透明。有“巴林淡黃石”、“巴林米黃石”、“巴林琥珀黃石”、“巴林正黃石”、“巴林棕黃石”、“巴林褐黃石”等。石質細膩、溫潤,富光澤,屬綿性石料,柔軟受刀,不易綹裂。極富質感,適宜雕刻人物、動物、花卉等各種題材的工藝品。成品典雅、莊重,具立體感。產量尚多,但材大者難得,是壽山田黃石挖掘一空后,主要替代品。
2.金屬印章
金屬印章也是既塑料印章之后使用的印章,這種金屬印章是合成金屬的,不同于古代的金、銀、銅鐵等金屬。
3.金制印章
金子一直是貴金屬,在古代只有帝王才能使用的起金印章。秦以前以金為方寸之璽,秦以后則以印材來區別官職的高下,金印材級別最高,大多以涂金和鎏金的銅料制成,純金者極為少見。
4.銀制印章
印材中含有銀者,秦以前亦以銀為方寸之璽,秦以后有以印材來區別官職大小的制度,其級別僅次于金印材,亦多以涂銀或鎏銀的銅料制成,銀軟而膩,刻制時澀刀難行,所制小印卻玲瓏可喜。
5.和田玉印章
和田玉因為玉質地堅實致密,先秦時人皆喜用,取君子佩玉之意。秦漢始為皇家專用,分硬玉、軟玉兩種。硬玉俗稱“翡翠”,透明或不透明,性堅韌,片狀斷口,珍珠光澤,以翠綠者為佳。軟玉性韌,多尖片狀斷口,透明或不透明,具玻璃光澤,有白、黃、灰白、菜青、墨綠等色。品種有“羊脂玉”、“黃玉”、“粉皮玉”、“菜玉”、“碧玉”等。玉材主要有新疆和田玉、河南獨山玉、遼寧岫巖玉、陜西藍田玉、山東萊州玉、甘肅酒泉玉、湖北武山玉和河南密玉等。以玉材治印,印文挺拔剛健,別具韻味。
6.水晶印章
質地純凈,為透明晶體,具玻璃光澤,以不同色象分“茶晶”、“墨晶”、“紫晶”、“發晶”、“泡晶”等。其中“紫晶”和“發晶”為佳。因水晶質脆,施以錐鑿稍重則損裂,恰到好處者則清純雅潔,令人愛不釋手。
7.瑪瑙印章
瑪瑙多產于東北及江蘇、河南、江西等地。多呈圓形,中常有洞孔,伴生水晶,半透明,有玻璃光澤,以藍色、紅黃色為佳,主要品種有“錦犀瑪瑙”、“錦紅瑪瑙”、“合子瑪瑙”、“截子瑪瑙”、“纏絲瑪瑙”、“漿水瑪瑙”、“漿斑瑪瑙”、“柏枝瑪瑙”、“竹葉瑪瑙”、“鬼面青瑪瑙”、“夾胎瑪瑙”、“曲蟮瑪瑙”、“帶狀瑪瑙”、“碧玉瑪瑙”、“珊瑚瑪瑙”等,旇з|地堅硬,刀不易攻,但刻之佳者往往玲瓏剔透,古趣綻凝。
8.壽山石印章
壽山石是現在文人使用最多的篆刻印章材料。壽山石材質有,主要品種有水晶凍、黃凍、天藍凍、魚腦凍、牛角凍、鱔魚凍、環凍、坑頭凍等。
9.貝殼印章
貝殼印章應該屬于遠古圖騰類使用的印章一種,古代和現代都沒有這樣的印章了。因為貝殼質地硬結,落刀時呈片狀剝落,所刻印章佳者少見,但外觀光潔美麗,有如珍珠閃光。
10.銅制印章
銅制印章古代一般做官府公文印章用的多。銅制印章有有青銅、黃銅之分,一般是銅合金,性較穩定,使用于春秋戰國期間,秦漢時期最為普遍,直到元末明初時才逐漸被石印材所取代,出土的古代銅印以鑄印法和鑿印法制作而成,由于銅印材的特殊質性,制作出的印文皆端凝穩厚,具有獨特的藝術價值。
11.象牙
產于南亞、南非等熱帶地區,其質地細密堅韌,具密格狀年齒紋。
漢代即有牙印,唐宋元更為普遍,因其易刻,又耐磨,墜地不易碎,鈕雕顯渾樸,故被文人雅士所喜,高手所制印,不遜于石。
12.牛角
分水牛角、黃牛角兩種,水牛角為灰白色,黃牛角為黑色。性如象牙,但日久易變形,易為蟲蛀蝕,刻印適于工穩之風格,若遇高手,亦精雅典麗。
13.犀牛角印章
即犀牛角,為最名貴的角材;液稚,質稍松,因犀牛角印章珍貴稀少,用以刻印者罕見。漢前偶用于制印者。
14.木
指以樹木為作印章材料者,傳統木印材有黃楊木、紫檀木、紅木、烏木、棗木、銀杏木、沉香木、伽楠木等。此類木質輪紋細密,質地勻膩,不易變形、開裂。適于工穩印風,能者,不察為木。
15.竹根
漢代即有以竹刻印者。一般以較老的竹根,截取有粗根須和根眼的部分鐫刻印章。所治印形態自然,富有古趣,可供案頭欣賞。但竹紋粗松,有硬纖維,印文見油易膨脹變形,殘余印泥易嵌入竹紋,難以持久使用。
16.瓷印章
瓷印章歷史上比較少。通常以瓷坯刻成印之后,再燒結成印。唐宋時用于刻私印,而瓷質密結,堅硬,但不易碎,也有以刀硬入成文者,極少見。所制瓷印,厚重蒼勁,樸茂可愛。
17.鐵
質地堅硬,容易銹蝕,故流傳較少,古時常用于刻制官印,明代御史用鐵印,傳以取鐵面無私之意。其形粗蝕,且易損印泥,后世多不采用。
18.玻璃
玻璃印章最早見于戰國,河南、湖北、湖南三省出土的玻璃制品中,即有玻璃印,其形制、紋飾都為戰國時期的典型式樣,鐫刻有當時的字,今亦有以玻璃制成仿水晶印材者。
19.黃田石印章
黃田石印章是中國材質最貴的印章。它產于壽山溪板,顏色為黃者,都可稱為黃田石或田黃石,有石皮微透明,肌理玲瓏清澈的特點。更有清晰細密的蘿卜紋。其中黃金黃、桔皮黃為罕見之品,枇杷黃、桂花黃次之,桐油黃又次之。而其中黃凍者,為通靈澄澈的靈石,色如鮮蛋黃,產于壽山中坂,為稀世極品,古時列為貢品。另有一種“銀里金田黃”,外表包裹白色石皮,肌理為純黃色,酷似蛋白包裹著蛋黃的熱雞蛋,較前者更為珍希。
20.白田石
田石中為白色者,故稱,多產于上坂和中坂,除極少純白者外,多白中嫩黃或蛋清色,石皮濕潤如羊脂玉般,肌理從外至內漸淡化色地愈淡,而蘿卜紋、紅筋、格紋卻愈明顯,似血縷飄于白色綾緞間。石品以通靈、紋細、少格者為佳。清高兆《觀石錄》中謂:“(白田石)潔則梁園之雪,雁蕩之云,溫則飛燕之膚,玉環之體,入手使人心蕩!
21.紅田石
田坑石的品種之一,為紅色者,生成紅田石有兩種原因:一是自然生成紅色,其如橘皮而偏紅,鮮艷通明,稱“橘皮紅田石”,極難得。一為農民焚燒稻田積草等人為原因,使深埋土中的田石受熱,而產生化學變化,表層逐漸轉紅,但肌理卻保留著原色,故稱“煨紅田石”。前者質地細嫩凝潤,為上品,后者石質變燥且易裂,佳品少見。
22.黑田石
田石中色純黑或黑中帶赭者,石質細嫩有光澤,蘿卜紋多呈流水狀。有稱“烏鴉皮”或“蛤蟆皮”田石者,外有黑石皮,石多呈黃色,皮色濃淡多變,皮層厚薄不一,呈塊狀或條狀。另一種為黃色皮,肌理黑中黑赭,亦是黑田石中之上品。
23.花田石
紅、黃、青等雜色相間的田石稱“五彩田黃石”俗稱花田石。它同樣有石皮和蘿卜紋,色彩斑斕。
24.溪管田石
因產于壽山溪中坂溪之管屋附近的溪底而得名,此處溪水湍急,石因水波沖擊滌蕩,濁污盡除,倍加晶瑩通透,色有微黃、濃黃、黝黃等。
25.溪蛋田石
又稱溪蛋石,溪坂獨石,溪中凍,溪管田。產于月洋溪,系溪水經山洪沖蕩而流入溪底的零散獨石,又或前人在月洋山開采石材時遺下的殘塊,經暴雨、山洪沖匯,流入月洋溪,受水、石長年沖擊,泥沙滌盡,棱角磨平,遂成圓渾、滾溜的溪蛋石。其石久蘊水中,外表泛淡黃或暗赭色,其質瑩流溫潤,外黃內白,肌理偶有紅筋,為藏者所珍惜。
26.掘性坑頭石
是一種石質與田石較相似的塊狀獨石,故又稱坑頭田石,產于壽山溪流經坑頭一帶的山中砂土里。與田石相比,通靈有余,溫潤不足。雖有蘿卜紋和紅筋,但格紋比田石密得多,且肌理時起白暈,為田石所無。
27.水晶凍石
又稱“晶石”,產于坑頭占山水晶洞及山坑高山洞,其透明靈澈處可“隔石觀物”、“若玻璃無有障礙”,色有四種,分別為“白水晶凍”、“黃水晶凍”、“紅水晶凍”、“藍水晶凍”。以白水晶凍最為常見。白水晶凍又名“晶玉”。肌理有棉花紋,偶有小粒點者夾雜其間,俗稱“虱姆卵”。山坑所產水晶凍,質地不及水坑凍純凈,且易變色,識者每浸油使之恬潤。高兆的《觀石錄》和毛奇齡《后觀石錄》均這樣稱道它:“晶瑩玉色,勝莫愁湖中新藕”,“殷于菜玉而白于蕨粉然!
28.牛角凍
因質感如牛角而得名,肌理通透而隱存水流紋,黑中帶赭,濃淡交錯,較黑田石通靈,溫雅可愛。
29.魚腦凍
因狀如煮熟的魚腦而得名,石質溫潤瑩凈,半透明狀,肌理隱含棉花紋,產量少,故為水坑石中珍品。
30.黃凍
質地凝膩,又稱“蜜臘”。色如枇杷,純凈無瑕,肌理間有紅筋,似田黃凍,唯無石皮。陳子奮稱其“儼如宣都枇杷,令人食指欲動”。
31.鱔魚凍
石性通靈,半透明,灰色中含黃,隱約細黑,如鱔魚脊,因此得名。石體中或含水草紋,故又稱其為“仙草凍”。
32.天藍凍
毛氏稱其為蔚藍天,青天散彩,更贊嘆它是“初露蔚藍三分鐘,漸如晚霞蒸都……而垂似黃云接日之氣,真異觀也”。其奇色蔚藍中帶白或黃,肌理偶有黑點,有棉花紋,如云霞朵朵散滿天,天然出壯觀。
33.環凍
產于坑頭洞,有灰白色或深灰色水珠水泡,環紋的凍石,或零星分散,或單環,雙環及至環環相連,蔚為奇觀。若經油浸,顏色會變淡或增濃,常見者為水晶環凍和牛角環凍,但其價卻在水晶凍、牛角凍之上。
34.紅高山石
產于高山峰各洞礦,是紅色高山石的統稱,按照顏色的濃淡深淺,分為桃花紅高山、荔枝紅高山、美人紅高山、朱砂紅高山、晚霞紅高山、瓜瓤紅高山、瑪瑙紅高山、酒糟紅高山等。其中朱砂紅高山石,又名高山鴿眼砂石。質地微脆略堅,通體半透明,在似冰凍的肌理上,布滿色澤各異,大小不同的紅色斑點,點中偶現金砂,閃閃發光,奇特無比。
35.白高山石
通體純白的高山石,產量極高,以色、相、質的不同,分為藕尖白、豬油白、象牙白和磁白高山石,其中以藕尖白及豬油白高山石為最佳,其嫩潤恬凈,具均密堅實之質,每使識者不忍離手。
36.桃花凍
高山凍石,質微透明,色多白、黃中帶細密的紅點,深淺大小不同,似三月桃花散落水中,凝而視之,似動非動,質地瑩潤,普通者已是難得。
37.瑪瑙凍
居于大洞的尾部,相傳為明代壽山古禪寺的僧侶所開。因石質純凈光潔似瑪瑙而得名,常見者為紅瑪瑙石、黃瑪瑙石,偶然有黑中透紅者,極佳。亦有二色相間或雜灰、白色塊,更有石中隱現紅、黃、黑、白各色條紋和圈點者。均屬難得之品。
38.水洞高山
高山石的一種,在和尚洞后側下方,因礦洞深入地下水層,故名。其石質通透,色白、紅、黃或白中帶紅、黃,經油浸后,可與水坑凍石相媲美。
39.太極頭
洞位于高山峰北之小山崗上。因小山形如太極。故稱。始采于20世紀30年代,曾出現一批晶凍石,可與水坑石媲美。質地極其晶澈,遠勝高山各洞所出。石性靈潔,紅色者如晚霞,白色者如水晶,黃色者如蜂蜜,是高山石中的優質石種,今已絕產。
40.荔枝凍
又名“荔枝萃”、“荔枝咀”。位于高山北面中部。與太極洞毗鄰,因洞口有棵野荔枝樹,石材又具白色,極似新剝出之荔枝肉,故以荔枝凍作為石名,從1987年首次開鑿起,又有老人洞、青年洞、立冬洞先后出石,為近40年來壽山石中罕見的石種,其中的首鑿者張家祥,黃琪友等合股開發的老人洞石為佳,有白、紅、黃灰等色,或各色相間混雜,肌理多隱現粗蘿卜絲紋,偶隱小黑點,晶瑩通靈,堅結,富光澤,半透明質地,而性堅者兩石相碰鏘鏘作響,清脆悅耳?膳c都陵坑石比肩,近年石源可能枯竭矣!
41.都成坑石
又稱杜陵石,杜陵坑,都靈坑,都丞坑,皆因音近所致。產于高山東北兩千米都成山澗中,礦床以脈狀為主,也有小量塊狀礦石,清道光年間(1821~1850年)開始大量開采,石質堅硬通靈,光彩奪目,遇質純者,可與田石媲美。石色表里如一,永不變色。其嫵媚嬌柔,絕非他坑之石所能比擬,故名列山坑之首,坑礦圍巖堅硬,礦層稀薄,大料不易得,且開采艱難,常有石英細砂摻雜,解石亦難。與圍巖緊粘之礦石,質地晶瑩,俗稱“粘巖都成”。諺云:“都成坑,砂成山,有水色(福州方言,指光澤),人人貪!币陨珴煞,有黃都成、紅都成、白都成和五彩都成等數種。以坑洞分,有琪源洞都成、坤銀洞都成、元和洞都成等三種,以礦狀分,有掘性都成等。
42.善伯洞
相傳清咸豐、同治年間,石農善伯在采石時洞塌身亡,后人將此礦洞取名“善伯洞”或“仙人洞”。洞位于都成坑山臨溪處,屬都成坑余脈。1938年重新開采,其石質地溫膩脂潤,有黃、紅、白、灰、紫等色;半透明,性微堅,肌理多含金砂點和粉白點(如花生糕),極似“尼姑樓”、“迷翠寮”,但靈透度往往過之。而質地純粹明潔者,可與都成坑最佳之品媲美,更有酷似“田黃”者。故陳子奮贊曰:“紅如桃花,黃如蜜臘,灰如秋梨,白如水晶,赤如雞冠,紫如茄皮種種具備!1989年以來,屢出佳石,為石界所重。
43.月尾
產于都成坑北部的月尾溪旁。又名“牛尾石”,為不透明和微透明質地,其中月尾紫石,以色濃如鮮豬肝為佳,又月尾綠石以通明翠綠者為貴,石質嫩潔,偶見兩色相間或隱白色小點者。該洞亦出晶石、凍石,稱月尾晶、月尾凍。偶獲小塊,亦屬名貴。
44.艾葉綠
產于距壽山5公里的五花石坑,色如老艾之葉,故名。其中淡綠艷白者稱“艾背綠”,質地晶瑩者,又稱“艾葉晶”。南宋梁克家《三山志》云:“壽山石,潔凈如玉……紅者、紺者、紫者、髹者,唯綠者難得!泵魅酥x在杭評:“艾葉綠為壽山石第一”,并說:“產自五花石坑”。時至今日,尚未見五花石坑出產此石。故此成為壽山石開采史上的疑案。
45.芙蓉石
產于壽山東南月洋加良山,清乾隆后更為著名,光緒間被譽為“印石三寶”之一。清郭柏蒼《閩產錄異》稱其“似玉而純粹,玉不受刀,遜于芙蓉矣!倍従]《壽山石譜》稱:“溫潤凝膩,山坑之石無其比,名曰芙蓉,豈以類初曉之木芙蓉花耶!”陳子奮《壽山印石小志》稱:“芙蓉之質與色,直可與田黃凍石雄峙壽山!笔|極其溫潤,凝脂、細膩、石色豐富,其中以紅芙蓉、黃芙蓉、芙蓉青、白芙蓉、紅花凍芙蓉、五彩芙蓉最為著名。極通靈者稍遜“白水晶”,肌理中隱白色塊者,俗稱“芙蓉屎”或“臥虎屎”。外觀特征與壽山各坑礦洞所產有明顯區別。
46.將軍洞芙蓉
據傳清乾隆年間,位于加良山頂的天峰洞被一將軍獨霸,采得大量佳石流傳于世,遂為人所重而名聲大振,故名。此洞所出之石,質地極純,柔潔通靈,為芙蓉石中上上品,肌理中偶含褐黃色斑塊,如漢玉土中受沁之色斑,此將軍洞芙蓉所獨具的特征,后洞塌絕產。當今世上藏品,多為白色,均是百年前的舊物了,價值不在田黃石之下。
47.旗降石
又稱奇艮石,奇崗石,產于壽山村北之旗降山。主要以色相來細分其石,品種較多,是壽山石中的大家族。石質結實、溫潤、堅細、凝脂、微透明。其中色黃者稱黃旗降、秋葵蜜臘,柑黃蜜臘,蜜楊梅等。色紅者稱紅旗降、李紅旗降、桔紅旗降、瑪瑙紅旗降、珊瑚紅旗降、赭紅旗降。色白者稱白旗降,白中泛青,泛綠、微黃,佳者凝脂如玉,極似白芙蓉,若有微透明者,又稱“羊脂玉旗降”。色紫者,肌理含小白點為紫旗降,又稱紫降石。若有紫中帶紅、黑花紋者,則更富韻味。二色以上相間者稱花旗降,色層作流紋狀者稱彩虹旗降,黃皮白心者為金里銀旗降,白皮黃心者為銀里金旗降;但無金里者,色層較清晰可辨。此礦體有脈狀和塊狀兩種,脈狀石質堅細,溫潤,極富光彩,雕刻時石屑易成卷狀。塊狀獨石,采掘于砂土中,名“掘性旗降”,石質勝于礦洞中所產。
48.魚凍
產于封門各礦洞。青色微黃,半透明。石質細膩、溫潤,稍堅。明沈野《印談》載:“燈光之有瑕者即魚凍,魚凍之無瑕者即燈光,最是易辨!庇帧坝嗫逃≌,每得魚凍石有筋瑕人所不能刻者,殊以為喜,因用力隨其險易深淺作之,銹澀糜爛,大有古色!惫属~凍肌理隱有淺色斑點或雜質、格紋,與燈光凍的區別即在此。是青田石中的珍品,極難求得。
49.燈光凍
又名“燈明石”、“燈光石”,封門石的一種。明郎瑛《七修類稿》云:“今天下盡崇處州燈明石,溫潤可愛!泵魍缆 犊己n余事》云:“青田石中有瑩潔如玉,照之燦若燈輝,謂之燈光石。今頓踴貴,價重于玉,蓋取其質雅、易刻而筆意盡也。今亦難得!泵鞲蕰D《印章集說》云:“石有數種,燈光凍石為最。其文俱潤澤之光,別有一種筆意豐神,即金玉難優劣之也!编嚿⒛尽蹲虒W》云:“燈光石微黃,純潔,半透明,堅致細密,價等黃金,為青田最上品!睋娇凇读质献谧V》記載:“田麻坑到對面轉過一山,曰西山莊為西山洞,此系嘉慶初年始開,故名新坑。自官洪洞至此,皆連頭巖壁中,鑿出上者映燭透亮,統稱為燈光凍!笨梢姛艄鈨霾⒎钱a于封門洞一處,古時在封門、旦洪、白蜶、西山一帶皆有出產,但比較少見。
50.封門青
又名“風門青”、“風門凍”,封門石的一種。淡青色,不若燈光凍之青中偏黃。蘭花青田之青中偏綠,產于封門洞。傳說古時有石農在此打洞采石,得凍石,洞被泉水淹沒。復連開五洞,均被泉水淹沒。所產凍石溫潤如玉,后人稱為“五塘凍”。淡青色,微透明至半透明。肌理常隱有白色、淺黃色細紋。石質細膩、溫潤微結,不堅不燥,屬青田石之極品。
51.蘭花青田
青田石的一種。又名蘭花,蘭花凍。產于封門、堯土礦洞。青中泛綠,如蘭花之葉,嬌嫩艷美。石質明潤純凈,通靈微透,細膩微結,適于奏刀。多夾生于頑石中,大材難求。昔篆刻家方介堪贊其:“適于奏刀,縱橫屈曲舒卷自如,直可與澄心堂古紙相媲美!笔乔嗵锸械恼湎∑贩N。
52.竹葉青
又名“竹葉凍”、“周青凍”,產于季山礦區。青色泛綠,半透明。肌理隱含細小的白點。石質細膩、溫潤、堅結、略韌、爽脆、走刀極好。裹生于粗硬的紫巖中,大材難得。純凈而大塊者甚為珍稀。
53.黃金耀
產于山口鎮西封門洞,南光洞也偶有產出。黃色艷麗嫵媚,金光熠熠。石質細膩、溫潤,純凈微結,脆軟適中,是青田石中最佳黃色石料。據傳封門“老坑”巖壁原有題詩一首:“直巖下,橫巖腰,十萬兩黃金耀。誰人開得黃金耀,千貫銀債一時銷!贝蟛碾y求,偶得小料,亦彌足珍貴。
54.黃果青田
產于封門洞。稻黃色,略帶赤,色象如當地黃色糕果,故名。不透明。石質純凈,色彩勻稱單一、細膩、稍結,平滑光潔,少裂痕。走刀爽脆舒適,是黃色青田中的佳品。
55.封門黃
產于封門洞。純黃色,由淺至深,各色度均有。肌理常隱有白色、黃色的細絮紋,有時含水流凍紋。石質細膩、溫潤、稍結,不堅不燥,硬度適中,是封門石中的佳品。其中特佳者,也稱為“黃金耀”。
56.醬油凍
產于封門礦區一帶。深棕色至深褐色,各色度均有,如醬油湯色,故名。肌理偶隱有細絲紋,石質細膩、溫潤、堅結、平滑、微透明、走刀爽脆、舒適,外表深沉穩重,古樸典雅。是篆刻、收藏皆宜的上品印石。產出少,難以求得。
57.朱砂青田
產于封門礦區一帶。朱紅色俗稱青田雞血石,微透明。肌理均勻密布,有點點補砂,如浮飄于清水之中聚散自然,色彩艷麗深厚,且常露出淺黃色的凍點、塊斑。石質細膩、純潔,富光澤,較堅脆,是青田紅色印材中的佳品。
58.黑青田
俗名“青田牛角凍”。封門石的一種,又名封門黑。黝黑色,純凈無雜質。肌理偶有少量淺黑色條紋或小白點。石質溫潤,細膩、稍堅、爽脆、富光澤,因夾生于其他色材之中,礦脈薄,大材極難得。
59.封門三彩
石色以黑青田為主,上有赭色醬油凍,兩色間往往夾有一層青色凍層。有時亦有黑、青、黃、棕、藍等多色,或僅有兩色。色層之間平直,色界清晰,如不同石料合而成。石質細膩,溫潤,爽脆,富光澤,可謂集封門青、黃金耀、封門黑、醬油凍等名石于一體,石中珍品。
60.旦洪石
青田石的品類之一。又名官洪凍,石質青色微黃,溫嫩細潤,瑩潔通靈,性近蘭花青田。產于浙江省青田縣山口鎮之南靈溪之左旦洪礦區。據山口《林氏宗譜》記載:“上自鯉魚奇崖壁中為先期官府所開,為官洪洞,其石最美。前面溪旁從白泥中按氣而求,開成新洞,新舊相錯,采出白石,質不甚堅頑,除鋸為印章外,可以雕琢雜物者在此!惫俸槎吹拈_采,最早當在元代之前。長期開采,得佳石不少,故名聲大振。其礦區范圍很大,包括官洪洞、禁豬洪、大塘、嫩蟀灣、風箱洞、羊欄坑等坑、洞、山。產量巨大,品種豐富,著名的有“官洪凍”、“蜜臘凍”、“五彩凍”等。旦洪石色彩豐富鮮艷,石質優良,是青田石中的優質品種。
61.金玉凍
堯土石的一種,產于堯土礦區南光洞。青黃兩色,過渡自然,石質細膩、溫潤,稍堅、略韌。
62.堯士石
青田石的品類之一。產于浙江省青田縣山口鎮東1.5公里堯士礦區。旦洪、封門、白蜶礦區均在靈溪之左,惟堯士礦位于靈溪之右。其開采歷史悠久,1957年山口鎮出土明嘉靖二十二年(1543年)墓志銘石碑一塊,其石料即用堯士石,故其開采應可推溯到明代。民國時,堯士山一帶稱“巖壟”。據1931年中央研究院地質研究所叢刊記載:“山口巖壟近年白石最多,紫巖次之。白石色微黃,紫巖暗紫,皆細潔純滑。尚有色紅而兼微黃,內含藍釘,質粗不適刀者。巖壟系近來產印章石最多之地!碑敃r已初具規模,產量可觀。新中國成立后在此成立堯士礦區。堯士石佳品,著名的有藍花青田、南光青、金玉凍、豬油凍、紫檀凍等。
63.豬油凍
堯士石的一種。白而微黃,如熟豬油色,微透明,石質細膩、溫潤,富光澤,有油脂感。但夾生于頑石中,大材難求。為青田石中的珍貴品種。
64.白蜶石
青田石的品種之一。產于浙江省青田縣山口鎮南6公里方山鄉白于礦區。冒廣生《青田石考》記載:“進方山水門,口有白羊洞,所產石多青白,間有紅紋,性細軟。舊有土人采石耗資無算,禱于神,假夢白羊,而得此坑,故以白羊名!20世紀50年代初在此建蠟石礦,稱白蜶礦區,故名“白蜶石”。其主要礦洞,西南山崗杉木成林,名“杉樹降”;南面巨大礦洞開采已久,洞底積水,稱“水洞”或“大洞”;北面傍依小坑,名“坑兒洞”。此外,白蜶山之南有茅乾灣,大小礦洞不下十幾處,如主要出產凍石的凍洞,出產頭繩縷石的頭繩縷洞,處于半山腰的半腰洞,巨石之下的大巖下洞等。白蜶石以青白色為主,帶微黃,肌理多黑紋、棕紅紋。尚多紫巖石,質稍堅者常含藍釘、藍星、藍帶等。以“白蜶夾板凍”和“芥菜綠”最為有名。
65.芥菜綠
以水洞出產者為佳。青綠色,色彩純凈,由淺入深,各色度均有。其中深者,色如老艾葉之色,又稱為“青田艾葉綠”。石質細膩、溫潤,稍結,略軟,瑩凈如玉,石性穩定。光澤極好。肌理偶見淺色紋理,色調清新文雅,仍為收藏者青睞。但產量少,難覓。
66.松花凍
產于旦洪礦區的官洪各礦洞。青色,半透明,肌理分布黃、竭、灰、白、黑等色花紋、花斑;ò呷缢苫ê突ㄉ鷼さ。石質細膩、溫潤、稍堅、略軟,以自然色彩取勝。
67.云彩凍
黃、棕、青等多色,產于堯士礦區。石質呈片狀,或平行而生,或彎曲流動,色界清晰,有互不相融的感覺,如雨晴后的彩霞。另有產于嶺頭者,為紅、黑、白三色相間,自然流暢。質地細膩、溫潤、柔嫩、光潔。
68.紅木凍
產于季山礦區季山巖山尖。紫紅,如紅木色,色調深沉典雅。石質細膩、溫潤、稍堅、富光澤,石料中偶夾生青白色凍條、凍層、極具特色、為稀少名貴之品。
69.北山晶
白色或黃色,為最透明之青田石,若壽山之“水晶凍”。肌理常含有淺色絮紋。石質細膩、溫潤,純凈性軟,偶含有灰白色硬釘。夾生于頑石之中,呈層胍狀,礦層甚薄,做成小印材、極可愛。
70.藍星
又名“藍星青田”,是20世紀70年代始出現的新品種。青色或黃色,凍地,有青色地者,屬菜花青田,久會逐漸變成黃、棕色,石質微透明至半透明。肌理或疏或密地分布藍星點,故稱。藍星以色艷、點大而多、地純凍者為佳,外觀與藍釘相似,但無結晶狀的光澤。屬藍線石,質地軟,可雕刻,質體通靈,是篆刻和觀賞皆宜的上品印石。
71.藍帶
又名“藍帶青田”,青色或黃色,微透明至半透明。肌理有細小的藍星密集成片塊狀和寬條帶狀,橫斷面如一條藍色彩帶,故名。石質細膩、溫潤、稍結、爽脆、富光澤,產出極少。其藍色鮮艷、而地料細潤者更為罕見。
72.菜花青田
產于封門、旦洪、白蜶、堯士各礦區。初為青白色,久經手摩汗漬,顏色由淺變深,甚至變為醬油色。醬油青田中的一種即由菜花青田變成。石質細嫩油潤,是青田石中的上品印石。
73.醬油青田
產于封門、旦洪等礦區。原系黃色菜花青田,因石質細軟,能吸附他色,經人工長期撫摩和汗、油等浸漬,顏色漸深而成醬油色。另一種是一般的黃青田亦因長期摩挲而變成醬油青田,此美石皆非數十年難成,故十分難覓。歷來為收藏家所重,視為珍品。
74.水蘚花青田
產于堯士和旦洪的嫩蜶獅子巖下等地。青白、黃、青灰等色,不透明至微透明。石體表面顯示水草或樹枝狀的黑色花紋,宛如搖蕩在水中,生機盎然;有的浮于表面,有的深入肌理,在黃色或青色的底料上產生奇特的美感。
75.山炮綠
產于山口鎮湯蜶鄉西南山炮。翠綠色,鮮艷如翡翠,十分艷麗。凍地微透明至半透明。大料一般與黃色石料混生,石質細膩、溫潤,稍堅,略結。肌理多有白色麻點,黃色斑紋和硬砂塊,若遇地子純凈大塊、晶瑩通靈、色澤翠綠者,屬難得之品。
76.秋葵
產于堯士礦區和旦洪礦區。淡黃色,如秋天向日葵的花冠。色彩嬌艷,半透明。石質溫潤、細膩、純凈,稍堅,硬度適中。亦為青田石中上品。
77.封門藍
石色分深藍和淺藍,融入微透明的青色凍地中,似萬里晴空,又如浩瀚大海,若藍色斑塊大而純凈者,直堪稱印石奇品。
78.紫羅蘭
質地稍堅韌,溫潤通靈,有紫藍色呈密集細點狀團塊。有的稍粗的星點密布,散落在青色地子上,景象奇特,為印石中珍品。
79.劉關張雞血石
紅、黑、白三色相間。三國時劉備、關羽、張飛三人桃園結義歷來傳為佳話。劉白面,關紅面,張黑面,故將此三色交融的雞血石稱為“劉關張”。石質較細膩、溫潤,富光澤,若三色分布均勻,雞血紅,黑如墨、白而純者,益顯沉雄穩健。殊為珍罕。
80.牛角凍雞血石
黑灰色略泛黃褐,由淺至深各色度均有,通靈油潤。肌理常含灰白色斑塊,偶有乳白色、黑色條狀凍紋和細牛毛、細絲紋,純潔者有深沉、熱烈、古艷、雄強,屬難得之珍品。
81.羊脂凍雞血石
乳白色,微透明至半透明,如凝結的熟羊脂。肌理含有微白的雪花點和棉絲紋,石質油潤、滑膩。羊脂白雞血石,如乳白鮮嫩的質地上分布鮮紅的血色,紅白顯明,對比強烈,猶如皓齒朱唇。純乳白的質地難得,晶瑩通靈的透明玻璃狀的雞血石更為難求。
82.黃凍雞血石
黃色、淺黃至深黃各色度均有,微透明。肌理含有淺色棉絮紋和雪花點。石質細膩、溫潤、富光澤,一般黃凍地多含雜色和色斑,質純、色凈者極少。在黃凍地上配上鮮濃的雞血,色彩特別艷麗嬌嫩。一般夾生于其他礦脈之中,材大者難得。
83.水晶凍雞血石
又稱“玻璃地雞血石”,雞血石的一種。淺白,近乎無色,透明晶體狀。肌理中的雞血如在清水中浮動,并含棉絮狀紋理。石質溫潤,晶瑩,因礦脈很薄,夾生于頑石之中,故僅見小材,大料難覓。
84.藕粉凍雞血石
淺灰色,稍帶微紅,微透明至半透明,如熟藕粉狀。肌理含雪花點和棉絮紋。石質溫潤、細膩,軟硬適中,最宜篆刻家騁刀,一般都含雜質、雜色塊斑,質純、血艷者難得。血色和質地色差很小,故給人以和諧靜謐的美感。
85.桃花凍雞血石
色近桃紅,半透明。肌體內布滿細密的淺紅色點,有時有鮮艷的小紅點(散血點)點綴其中,如初春的桃花瓣飄落于流水之中,鮮艷嬌美。石質恬潤、渾凝。但質地一般多含雜色、雜斑,純者十分難得。
86.五彩凍雞血石
紅、黃、灰、白、紫等色,各色交錯相間,無明顯界限,多呈滲透性過渡,自然、勻稱,構成色彩斑駁、富有詩情畫意的圖案。有時凍地上含有黃、灰白色不透明的色斑,俗稱花生糕,與其他色調搭配協調,別有一番情趣。石質細膩、溫潤、富光澤,為雞血石中色彩最豐富者。
87.薄荷凍雞血石
淺綠色,略黃,如薄荷汁色,肌理含雪花點和棉絮紋。石質凝結,細密,滋潤,淺綠色石體配以鮮艷的雞血紅,清雅文靜,富有活力,僅偶有發現。
88.瑪瑙凍雞血石
黃、白相間,或有其他色澤相雜,略有明顯色界。其色往往成條狀彎曲的花紋、花斑,加以如瑪瑙般鮮艷的紅色雞血,嬌麗異常。石質細膩、溫潤,在各類雞血石中,有特殊的魅力。產出極少,故是難得的珍品。
89.灰凍雞血石
灰色、淺灰至深灰色各度均有,微透明至半透明。肌理顯露出云片狀的黑斑塊及絮狀淺色紋理。石體有鮮艷的血塊,生動美觀。石質深渾、沉穩,一般都含雜質和雜色。質純,色正綿潤,血紅者為上品,十分難得。
90.豆青地雞血石
豆青色或淡青色,略帶黃色,加以鮮艷的雞血,顯得光潤嫵媚。肌理多雜色斑塊(花生斑)和白色絮紋,石質細膩、溫潤、富光澤,軟硬適中,走刀舒適,是篆刻家和收藏家的心儀之品。
91.補砂地雞血石
深紫色,肌理含補砂紅細點和紅色斑面,色澤沉穩,光彩奪人。血色與印體混合一體,色界很小。石質綿潤、柔潔,血塊鮮艷,質純、色正者,當然是難得的佳品。
92.木紋凍雞血石
紅、黑、青、黃、白等色,諸色成條狀組合,構成木紋式的圖形,自然流暢。多色彩的條狀紋中鑲嵌一條條紅彩紋,如七色彩虹,十分絢麗。加上質地甚渾凝、鮮嫩,故歷來成為雞血石中難覓的珍品。
93.魚子凍雞血石
黃、白、灰等色,各色相間,微透明。肌理布滿魚子似的小凍點,加以鮮艷的雞血,色彩絢麗。石質細膩、溫潤、嫩潔,石性較穩定,適宜刻手騁刀,屬難得品。
94.墨晶地雞血石
純黑色,烏黑如煤晶,光亮如鏡面,不甚透明,僅邊角部位少許透光。雞血如漂浮于墨汁中的紅色不溶解物,對比強烈,明艷奪人。肌理中含有淺色的白花斑,偶有少量雜色硬斑。石質油潤、潔密,尤顯沉雄、狂放、玄奧,效果奇特,質純者極少,材大者更難得。
95.象牙白雞血石
純白色,如象牙白色,微透明至不透明,白色的質地上分布鮮紅的雞血,色彩鮮艷,對比強烈。石質細膩、溫潤,富光澤,略軟。質、色純正潔凈者為上品,是軟地雞血石中產出較多的一種。
96.紫云地雞血石
白、黃色共生融合,不透明。肌理中分布或疏或密的深紫色云片狀的斑紋,構成一幅云天圖。圖上有若干點狀或條狀的鮮紅雞血,美觀而有韻味。石質細膩、溫潤,光潔,石性略軟。篆刻與收藏皆宜。
97.土黃地雞血石
黃色稍帶棕色,不透明。肌理布滿淺色直條絮紋,偶有灰白色硬斑(俗稱“水門汀”)。石質細膩,稍結,微脆,硬度稍高,但適宜走刀。雞血有時特別鮮紅,常與其他顏色相間。色純質凈,屬軟地雞血石。
98.桂花黃雞血石
淺黃色,似桂花黃,不透明或微透明。肌理布滿淺色的絮條紋及灰白色的硬色斑和條塊。石質細膩,稍結,略硬脆,雞血有時特別鮮紅,如噴漆一般。血鮮質純、分布合理者頗有韻味。
99.灰地雞血石
瓦灰、銀灰色或深灰色,不透明。肌理常含淺色或深色的硬斑和條紋,略含砂。石質細膩,少光澤,稍更脆,但適宜走刀。其中雞血特別鮮艷者,是篆刻和收藏皆宜的品種。
100.青灰地雞血石
青灰色,灰中泛青,不透明,光澤略差。肌理常雜有白、黃色條紋,配以鮮艷雞血,色彩、圖案豐富美麗,別具情趣。石質細膩,略脆硬,含砂,軟硬適中,適宜走刀。
101.五彩地雞血石
以乳白色和黃色為主,多色交錯,色彩斑駁,無明顯界限,不透明。石體灑有若干點狀或條狀雞血,別有情趣。石質細膩,稍結,略硬,含細砂和雜色硬斑,其中質凈、雞血特別鮮艷者,是難得的品種。
102.巧色地雞血石
有兩種以上的色彩、色與色之章互不交雜,色界分明,呈層狀或條狀分布。雞血反差強烈,節奏明快,肌理含有雪花小白點和絮紋。石質細膩、溫潤、富光澤,硬度適中,可根據顏色和雞血的分布狀況,巧于構思,創作藝術作品。
103.醬油地雞血石
深棕色,如醬油湯色,色澤沉穩。雞血色彩明顯突出,文靜清雅。肌理常含絮紋及雜色硬斑。石質細膩、溫潤,硬度適中。產出很少,色澤純正、雞血鮮艷者,是篆刻和收藏皆宜的品種。
104.松針雞血石
淺灰、灰白、灰黃等諸色相合。肌理布有深紫紅或黑色的細直線條,橫直叢生如一蓬松針。與雞血構成一幅鶴頂紅蒼松圖,十分別致。質純、圖美、血紅油潤、光潔者,是軟地雞血石中的珍品。
105.大紅袍雞血石
全體通紅,如戲臺上唱戲穿的大紅袍。今一般布血80%以上者,即可稱“大紅袍”,又稱“全紅雞血”。有時在通紅中透出些許白、黃等色凍地,有透氣感,更顯韻味。石質澀膩兼融,綿潤適中,號稱雞血中的帝石。其中,硬地者只能作觀賞之用。產出極少,大材難求。
106.昌化牛角凍
黑灰色略泛黃褐,由淺至深各色度均有,微透明至半透明。肌理常含灰白色斑塊,偶有乳白色及黑色條狀凍紋和細牛毛絲紋。質純者肌理有形似牛角剖面的角質紋理,較難得。石質細膩、溫潤,有潔凈純粹感。
107.昌化晶
淺白色或綠色,結晶光亮,是昌化石中最透明的印石,能隔石見物,肌理常含絮狀、云片狀紋理。石質細膩、較軟、恬嫩,產出較少,是收藏佳品。
108.昌化藕粉凍
淺灰稍帶微紅,微透明至半透明,似熟藕粉。肌理含小白花點、雪花點、棉絮紋。石質凝凍、沉厚、硬度適中,但色純者很少,大都含雜質、雜色斑塊。偶見質純、色凈者,是難得之品。
109.昌化綠凍
綠色,淺綠至深綠各色度均有,微透明至半透明。其中深綠如老艾之葉者,極為珍貴。肌理有白色的小雪花點,底料純凈、細密、稍結而氣韻生動可愛,在同類石中特色獨具。
110.昌化金玉凍
黃、白二色。黃者如金,白者如玉,金玉相配,色層分明,顯得華麗富貴。微透明至半透明。肌理含雪花小點,石質細膩、溫潤,極富光澤。硬度略軟,走刀舒適,色、質純凈者較難得。
111.昌化魚腦凍
純白色,微透明。肌理含乳白色的凝脂,如凍結的熟魚腦。使人產生豐富的聯想,若遇大材,那將是藏家爭賞者。
112.昌化補砂凍
紫黑色或棕紅色,偶有白色,微透明至半透明。肌理有雪花點和棉絮紋。石體分布或細或粗、時疏時密的補砂般黑、紅、紫色小點,色澤深沉。寧靜恬潤而光澤獨具,因其產出甚少,是昌化凍石中的佳品,其中質體不透明者稱為“昌化補砂石”。
113.昌化桃花凍
色近桃紅,半透明。肌理布滿細密的淺紅色點,如初春的桃花瓣飄落于清水之中。石質清潔、通透、靈動,其中含雜色、雜斑者多,純者少,十分難得。
114.昌化瑪瑙凍
黃、白色相間,或有其他色彩相雜,略有明顯色界。其色往往成條塊狀彎曲花紋、花斑,如瑪瑙一般。顯示出沉靜、通靈、細潤的特色、產出稀少,卻決定了它的爭賞性,故成為愛石人心儀之物。
115.昌化醬油凍
深赭者,如醬油湯色,色澤深沉厚重,一如修為高深的學子,儼然而立,給人一種即尊貴又可親的感覺。質地潤澤且縝膩,決定了它與生俱來的獨特魅力。
116.昌化金星石
俗稱“昌化金砂地”;、黃、棕等色,微透明。肌理均勻散布金色結晶微粒,周圍有一圈圈凍點,如滿天金星,絢麗華貴,光澤極好。石質細膩,稍結,略硬,走刀略有不爽感。產出很少,屬難得的珍品。
117.昌化墨晶石
通體烏黑、晶亮,光澤很強。質純者難求,偶遇佳者,已算奇緣,它莊嚴穩健,色彩雖單一,而透出豐富的內在美。亦是晶化石中最具特色的珍品之一。
118.巴林玻璃地雞血石
淺白或淺灰,色淡若無色,如玻璃般的透明,晶瑩明亮。配以鮮艷的雞血,如灑下的雞血在清水中悠悠晃動、頗具美觀。石質細膩、溫潤,光澤極好,但肌理偶有一些雜色絮紋,質純、血鮮者難得,為巴林雞血石的珍貴品種。
119.巴林花斑雞血石
又稱“巴林牛角凍雞血石”。淡黑灰色或深黑灰色,各色度均有,微透明或半透明。石質細膩、溫潤,肌理或帶有其他色彩的紋理,偶有透明水流條紋。以色深、純凈者為好。但質純、血鮮者極為難得。
121.巴林灰凍雞血石
又稱“巴林肉糕地雞血石”。淺灰色或深灰色,微透明或半透明。石質細膩、溫潤,光澤明亮。肌理純凈,無雜色和條紋,偶有透明的水流紋環繞石體,配以鮮艷雞血,色彩極佳。但質純、血鮮者較難得。
122.巴林藕粉凍雞血石
淺灰色中微泛紅,如沖熟的藕粉,微透明或半透明。肌理中有雞血緩緩蠕動,嬌嫩艷麗,鮮明突出。石質細膩、濕潤,富光澤,硬度適中,受刀好,不易綹裂。產量極少,色純、雞血鮮紅者更少。
123.巴林羊脂白雞血石
奶白色,如羊脂白玉。石質紅膩、溫潤,略軟,玉肌凝脂,白嫩可愛。配以鮮艷的雞血,紅白相映,如皓齒朱唇,十分宜人。以質純、結白、雞血鮮紅者為上品。產出少,極難得。
124.巴林水蘚花雞血石
白色或黃色,不透明或微透明。肌理顯示出如水蘚花草似的黑色花紋,上有幾滴鮮紅的雞血,如春天百花園中盛開的鮮花。質佳、血多而鮮、水蘚花紋鮮明生動者,甚為難求。為巴林雞血石的稀有品種。
125.巴林芙蓉地雞血石
粉紅色,微透明至半透明。石質細膩、溫潤,富光澤,略軟。底色與雞血紅色彩接近,色差較小。石質為油脂外溢、光滑如玉的芙蓉凍,屬巴林石的上品,加以雞血或大塊、高比例的血度,更為珍貴。
126.巴林燈光凍
純黃色,純凈無瑕,無一絲雜色,淺黃至棕黃各色度均有,半透明。石質細膩、溫潤,略堅。強光下金光輝映,嬌艷燦爛。產量極少,色深者尤為珍貴。
127.巴林羊脂凍
通體為奶白色,如熟羊脂,純凈無一絲雜色,微透明或半透明。石質細膩、溫潤、凝脂。肌理偶有細而彎的透明水流紋,酷似凍裂的冰紋,硬度適中。大都與其他色彩的石材共生,純色者很少,故純凈無瑕的羊脂凍是石中上品。
128.巴林芙蓉凍
粉紅色,紅中微泛白,半透明或微透明。產于雞血礦脈附近,故常有散血灑于石體上。石質細膩、溫潤,純凈無雜色。硬度較桃花凍稍硬,受刀很好,易于雕刻。色純無雜色者為上品,但產量少,極難求。
129.巴林桃花凍
淡粉紅色,半透明。石體內常有桃紅近朱紅色的不規則片狀短條紋,形似桃花瓣,異常嬌艷。肌理常雜有紅、黃、白、灰等色的云片狀花。石質溫潤、細膩、柔和,少綹裂,質純少雜色者,是難得的上品,但產量少,極難求。
130.巴林天藍凍
淡灰藍或深灰藍,清澈深沉,半透明。肌理偶有少許淺白棉絮紋,如藍天白云,十分俊俏。石質細膩、溫潤,富光澤,硬度適中,易受刀。質純、色深者為上品。出產甚少,幾無純凈的大材,故受收藏者青睞。
131.巴林瑪瑙
有紅、黑、黃、灰等彩色條、塊紋,彎曲分布,色界分明,如瑪瑙紋飾,微透明或半透明。石質細膩、溫潤,光澤極好。性堅而不脆,是巴林石中色彩最好的品種之一。
132.巴林水晶凍
基本無色透明。肌理時有絮狀白色條紋和云片狀紋,有如白云飄浮于晴空,又如銀絲鑲嵌于水晶中,別有情趣。石質細膩、溫潤,晶瑩通透,光澤明亮,硬度適中。多夾生于其他石材中,故產量極少,成材難求。
133.巴林牛角凍
黑灰色,各色度均有,半透明或透明。肌理略帶褐色,如牛角之色。色濃者如牛角,淺黑灰色似犀角,肌理常有雜色或灰白色條紋清晰貫穿。石質細膩、純凈,富有光澤,偶有透明狀的水流紋在其間流動。有脆、綿兩性:脆性者,易出現風化,開裂,且間有雜色;綿性者,無綹無裂,受刀很好。肌理含典型牛角紋理者,是巴林石中的珍品。
134.巴林艾葉綠
一般為黃綠色,微透明或半透明。深綠如老艾葉之色者,極為稀少,故極珍貴。石質細膩、溫潤,光澤淡雅。屬綿性石料,很易受刀,能制作精細工藝品。因“艾葉綠”的名稱出于壽山,而明謝在杭評壽山石以“艾綠”為第一,故名聲極大。其他產地礦石如有近似“艾綠”色者往往都冠以此名。色純正、質凈潔無雜質者,尤為難求。
135.巴林紅石
單一的紅色,純凈無雜色,各色度均有,不透明或微透明。為巴林石獨有的品種。有“巴林紅粉石”、“巴林水紅石”、“巴林石榴紅石”、“巴林桃花紅石”、“巴林工一品紅石”、“巴林美人紅石”等。石質細膩、溫潤,嬌艷鮮美,紅光熠熠。性不堅不燥,沉穩端莊,質感良好。因雕刻損料,一般不用雕件用,往往制作平頭印章,是極難得的珍貴印材。
136.巴林魚腦凍
有灰、白兩種,白者少見,以淺灰為主,半透明,肌理中有許多淺色水泡或圓圈狀的花紋,縈迂纏繞,若隱若現,極富情趣。石質細膩、溫潤,富光澤,柔軟易受刀,無綹無裂。因產量甚微,頗珍貴。
關于更多凍石印章閱讀:常見的雕刻印章的壽山凍石有幾種